今天,2021年全国高考正式启幕。全国7200多个考点、1078万考生参加考试。为给考生提供安全便捷的考试环境,保障高考工作的有序进行,多方积极出台暖心举措为考生加油护航,随小编一起来看。
广州隔离病房考场2名考生顺利开考
高考拉开序幕,大家都很关注“特殊”高三考生——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隔离病房里的考生的情况。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到,目前,这个“特殊的考场”里的两名考生已经顺利开考,请所有关心考生的市民们放心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院长雷春亮介绍,考前,医院的中医科专门为考生配了营养餐,提供营养又有助于身体恢复的靓汤;因为在这个特殊的考场,怕孩子心理压力大,医院专门安排了心理辅导医生,给孩子做心理辅导,让其安心参加考试,效果也挺不错,考生的情绪非常稳定;另外,也按照要求为考生准备了考试用具笔、尺子等。
关于考场,市八医院严格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,专门在1号楼开辟了4间病房作为考场。考场内一人一桌一椅,按考生面向病房门口方向布置。考场里面安装了高清监控摄像头,实时录音录像,实时上传考试期间保障监控画面。
“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,我们已经安排了工作人员守住外围,确保考试期间周边工地不施工、救护车等不鸣笛,杜绝一切声音干扰。”雷春亮说,考试期间,配备一支专业医疗团队,做好随时救治的准备。考生如有需要,可面对监控镜头举手示意,由监考员通知医护人员进入考场了解并处理。“凡此种种,都是为这位特殊考生保驾护航,使其安心考试。”
此外,作为海珠区的高考隔离考点,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中学将接收的是密接和次密接高考生,防护工作十分严格。该学校设置有隔离考场投入使用,约有十位考生来此校考试。考生在由穿戴着防护服的送考司机"一人一车"接送至考点。学生在门口测量体温、出示证件等步骤后,分通道有序进入考点。
南京2秒“刷脸”进场、监考人员疫苗都打满两针
江苏省共有35.9万名考生报名参加考试,全省共设239个考点、9952个考场。标准化考点除了网上巡查系统,最重要的一环便是身份验证。
“拿好你的身份证,双手举起。”手持金属探测器的监考详细给扬子晚报记者进行了一次“全身扫描”,尽管进场前记者已经将随身的背包放在了场外,但放在口袋里的钥匙还是“露了馅”,金属探测器扫过口袋,立刻报告异常,“嘀嘀嘀……”
接受过进考场的探测后,每一位考生都需要接受考务通的“刷脸”。考生站在距离“考务通”终端一臂距离的地方,左手持身份证,对准考务通刷一下,正脸对着摄像头。这时“考务通”发出语音提示,“验证通过,请入座。”验证时间约为2秒。
如果像扬子晚报记者一样是不属于该考场的“考生”,考务通则会提示“未搜到该考生信息”。
据介绍,考生进场时记录考生照片,系统在后台自动与考生身份证照片和报名时照片进行比对,三张照片一致,系统自动提示考生入座。这样的细致,无疑让替考者无处遁形。
考场里,广播音响、时钟、屏蔽仪等设备均已“到岗”。据考点工作人员介绍,为了确保高考的万无一失,考点的播音控制系统均采用了双备份的方式,能在外部断电的情况下工作八小时。
此外,南京市雨花台中学考点防疫副主考桂兴元介绍,本次高考,所有考点都有医疗防疫专家组成员进驻。所有的考务人员均已完成了两针疫苗的注射。据介绍,雨花台中学考点在38个考场之外,还准备了5个备用隔离考场。赵光辉告诉扬子晚报记者,每一个隔离考场最多只能坐4位考生。“隔离考场里准备了标准化考场的全部物品,此外,还有全套的防护物资,一旦启用,监考老师将换上全套的防护服装,学生的试卷也将保存在透明密封袋中单独存放,等待学生的核酸检测结果进行校验。”
北京全程GPS智能系统实时监控,考生首次“刷脸”进考场
北京今年继续为每个考点校配备1名专业防疫副主考,负责疫情防控常规工作和突发情况处置。北京教育考试院表示,今年高考一线考务工作人员已全部接种疫苗。考试期间,将严格落实入场体温排查、考场消毒通风等防疫措施。
为给考生们提供舒适的考试环境,如果遇到高温天气,考点会提前为同学们开启空调,考生进入考场前关闭空调。
此外,今年北京所有考场门口将增添新设备,所有考生都要“刷脸”进场。北京教育考试院介绍,今年将严把入口关,采取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加强考生身份核验和违禁物品检查,严防携带高科技作弊工具进入考场,严防替考行为发生。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协同公安、交管、城管、卫健、公交、电力等相关部门,在秩序维护、交通出行、治安管理、卫生防疫、防暑降温、电力保障、环境整治等方面加强服务保障,净化考点周边环境、协调处置突发情况,为考生顺利参加考试营造温馨和谐的考试环境。
据悉,北京教育考试院今年对命题人员继续采取全程封闭入闱方式,加强资格审查和安全保密教育;加强制卷、运送、保管、分发、回收等试卷流转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,采取人技联防,一岗多控等手段,不留空白,不留死角,实现试卷流转全程可追溯,不折不扣落实安全保密要求;严格选聘评卷教师,加强评卷场所和评卷人员管理,落实评卷质量监控、复查、校验和数据备份制度,确保评卷工作“零失误”,让考生和社会放心。
甘肃绿皮小慢车变“高考列车” “低价”护送农村高考学子
高铁是中国的名片,也是国家速度的代表。与此同时,也有许多普通列车,甚至还有老旧绿皮火车仍在运行,它们虽速度慢,但价格低,停靠站多,在一些地区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高考之际,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陇西车务段组织“富民号”变成“高考列车”,护送甘肃天水新阳镇、渭南镇等农村高考学子。
“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,就赶上了车上组织的高考送祝福活动,收到了列车员姐姐高考祝福卡和心愿荷包,心里挺激动。”在陇西开往青林的7504次列车上,家住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胡家大庄的考生胡嘉龙表示,要好好发挥,争取考上心仪大学,回报家乡和父老乡亲。
高考车厢内,悬挂着“祝各位参考学子金榜题名”“将信心带到考场把捷报送回家中”的横幅,车窗上也贴上了“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”的醒目标语,列车工作人员向考生送上高考祝福卡。
据悉,陇西车务段从列车运行及设施设备检查、列车环境改善、疫情防控要求落实等方面出发,为考生提供便利、舒适、温馨的出行环境。自2015年列车升级改造以来,7504/3次列车已累计运输高考考生及陪考家长1800余人次。
11名全盲考生使用盲文试卷高考
今年,全国共有11名全盲考生使用盲文试卷参加考试。2014年,我国首次使用高考盲文试卷,今年是全盲考生人数最多的一次。另外,针对其他视力障碍考生,全国还采取了印制大字卷、免听力考试、专人引导、优先进入考场等方式,为他们提供合理便利条件。
全国唯一高考专列如约开行!
6月6日9时45分,在大兴安岭嫩林铁路大杨树站站台上,425名考生及其家长在测温、扫码后登上K5117次“共青团号”高考专列,前往一百多公里外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阿里河镇参加高考。这趟全国唯一的高考专列,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已连续开行19年。
19年来,从开窗通风的绿皮车到清凉舒适的空调车,铁路客运服务始终在不断升级。大杨树站客运值班员程显闽自开行起就参与高考专列的运营,19年来从未缺席。“我们提前三个月对接学校,了解考生、家长出行人数,集团提前一个月制定高考专列开行方案,选配空调车,选拔青年乘务员担当乘务工作,4天前就把票送到了学生手里。”程显闽说。
据介绍,今年正值建党百年,哈尔滨局集团除了做好列车车厢的消毒、防疫外,还在列车上开设了革命歌曲大家唱、党史知识答题赛、讲党史故事、诗词大会等主题车厢,邀请考生、家长参与其中。此外,还为每名考生准备了防疫爱心盒、纪念车票等小礼物,精心制作了包含历年师生寄语等内容的高考专列主题纪念册,免费赠送考生,让他们拥有一个温暖的回忆。
高考,还有这些温暖!
张桂梅连续11年送学生高考,今年再送150名女高学生高考:
考生早到两小时,衣服拉链过不了仪器,热心家长们齐上阵:
祝高考的学子们接下来的考试依旧顺利,金榜题名!
来源: 感装的大空间